2021/12/9
长江,连接起了我国东部和西部。长江流域的面积更是占我国领土将近20%。不同于黄河,长江流量大且全年可通航,是我国重要的航运主干道。长江航运的开发利用则是从远古到现在一直持续不断的过程,了解古人对长江航运的利用,才能更好地明白长江航运对于中国的意义所在。
横贯东西
成汤灭夏后,商人持续向西扩张发展。其中就有一支在南阳盆地沿汉水南下,到达了江汉平原的东端,建立起了商朝的据点——盘龙城。利用盘龙城四通八达的长江水道,向南商人不断深入开拓征讨南方部族,当时的楚部落曾与南下的商人进行了一场大战。向北商人溯汉江经南阳盆地可进入商王朝的统治核心区域,成为商王朝南部地区的枢纽。
到了周王朝的兴起,汉江作为重要的航运通道被周天子所重视。长江沿岸的铜绿山铜矿为周王室提供了主要的铜来源。铜在西周时期的地位等同于现在的钢铁,是主要用于生产生活的金属。铜绿山的铜矿在开采后溯长江而上经由汉江运输到西周国都镐京。
著名的西周十三年兴壶就是由铜绿山的铜矿制成
因而西周时期周王室非常重视汉江-长江的航运通道,利用这条便捷快速的水路采取大量的铜以满足王室的需要。同时为了保障铜的安全运输和航运通道的安全无阻,周王室布置了汉阳诸姬的分封格局拱卫这条关乎国家安全的战略航道。
步入春秋,周室衰微。原本生活在长江中游地区的楚国开始兴起,对长江流域的诸侯国进行了大规模吞并,汉阳诸姬自然无法幸免。舟船水战跟随着楚国扩张的步伐开始登上历史舞台,也是长江航运上早先的军事运用。受此影响,位于下游地区的吴越也开始从事舟船建造活动,以开发建造军事战船为主要目的,同时带动民用航运的技术发展。
战时是战船,和平时期也可以运载大量货物或人员
尽管长江流域的诸国开始进行舟战,但依旧没能完全克服长江天险。楚国所在的长江中游,水道曲折,百折千回,无法顺畅通航,而在下游江面过于宽阔,风浪过大,舟船容易失事。故而长江的横向交通还没有实现全面贯通,仅有部分舟船会因为军事缘故而航行交战。
面对这样的自然环境,吴国遂利用江淮之间的巢湖水系来贯通东西横向运输。为此吴王夫差在原有的巢湖水系上进行了开发利用,开凿邗沟等多条人工运河,以纵向的运河将两条平行的江河连通。西向是吴国攻楚的路线,可利用舟船走水路运输兵员和补给。也可以继续向北。初步形成了长江东西航运和南北运输的格局态势。
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秦始皇在巡视齐鲁旧地后随即转向南,经淮河流域在南郡进入长江。始皇帝在湘水洞庭湖停留许久,南征岭南的军事行动已经进行了将近三年却没有任何实质进展。为了支援前线的作战,秦始皇决意命人开凿灵渠,贯通长江与珠江两大水系,利用这条航运通道运输兵员和漕粮抵达战争前线,尽快结束这场战争。
用长江干支流的水道运输粮食物资开启了封建王朝的漕运大幕。刘邦建汉,政治中心地处于西北的关中地区,而首都的税收征粮都是依赖于黄河中下游。将粮食运输到首都长安,走黄河则会遭遇三门峡的巨大落差,陆路运输损耗巨大。因此汉廷有人提议利用长江水道,先从淮泗水系南下进入长江,再回溯长江进入汉江,最终从汉中将粮食转运到长安。利用长江干支流与各地区相互联通水系,从而实现粮食的长途高效安全,这一提议也就成为了汉王朝实行漕粮运输的方法。也成为了之后封建王朝粮食运输的主要方式,采取河道航运可以尽可能减少损耗实现低成本高效益。
长江航道成为了官府漕粮运输的主要通道的同时,这也带动了长江沿线和周边地区的经济交流联系。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诸侯和郡县在进献贡物和上交粮税时可以直接沿着这条官方航道,抵达长安。另一方面来自偏远岭南地区的贡物也从灵渠进入湘江,在江陵转运汉江,最终运抵长安。西周时期汉江—长江的航运通道主要是周王室掌控铜矿战略资源的触手,而到了西汉,汉廷以这条航道为基底,将长江的干支流为延伸,串联起了关中与山东,西北与南方区域间的交流,实现了对全国的有效掌控。
长江由西向东的流向加上干支流的全面开发贯通,让位于黄河流域的中央政府能够有效地控制东南地区。到了乱世割据的时代,顺着这条航道从西北进攻东南就是摧枯拉朽。尽管很多时候目光都集中在长江下游平原地区,但能够让东南地区感受到巨大军事压力的还是来自于中上游,特别是江面较为狭窄、众多支流汇聚,航运通达的荆州地区。孙权背后捅刀夺取荆州,吴晋两国在荆州地区的拉扯,都昭示了这一地区的重要性,关乎着东南政权的生死存亡。
反观长江下游地区即使有宽阔的江面,但北方政权依然可以依靠江淮之间联通的众多水系快速抵达长江北岸,让长江天险变为双方共同面对的问题,还让南方政权的中心直接成为战争前线。
故而江淮之间的水系让江淮地区成为了南北双方的军事拉锯地区,北方利用水道将兵员物资快速运输,南方在北伐过程中河道的航运能够提供良好的后勤。终三国南北朝三百余年的时间里,长江的航运成为了南北方军事运输便捷快速的方式,堪称生死交通线。
隋合南北,隋炀帝修筑京杭大运河,南北航运贯通。京杭大运河成为了封建王朝的漕运生命线直至近代。来自江南地区的粮食、特产经由运河直接转运黄河,最终运抵黄河流域。而河北地区的税粮、货物也由大运河或运抵洛阳,或运送南方。北宋首都开封城更是全国的航运枢纽和贸易中心,宋廷利用开封居运河之中的区位优势将南北地区的货物、财富集中在了开封。
大运河与长江的连通所带来的还有全国物流的航运干道。上游巴蜀地区的人民采用了挂帆拉纤的方法,结合不同江段的特点变化,实现了“日行千里,夜行八百”的快捷航运。不仅如此,对于长江下游江面宽广风浪大的危险,人们一方面利用江心洲与河岸的狭窄河道,另一方面开凿河岸边的人工狭小河道,避开江面上风浪,提高航运的安全性。
对于南方地区,湘江和赣江发源自岭南和武夷山,连接到了南部边陲地带。利用这两条支流,北方可以南下进入岭南和福建,南疆的产物也可以沿着这两条江流进入长江中游地区,进而转运到全国各地。宽阔的横向流域再结合南北横向的大运河,全国的航运通道就这样实现了贯通连接。
步入封建社会晚期,随着统治中心由传统的西北关中地区转移到华北北京,京杭大运河更为重要。从京师出发沿着大运河一路南下,到达南京再溯流而上在九江转入赣江,最终翻越大庾岭到达广州。这条路线堪称古代“京广线”。徽商、粤商、楚商都是借助这条航道从事南北商贸,将南方货物运至北方。这些货物中受欢迎的就是盐和粮食。
元代开始北方的粮食供给全部依靠着江南尤其是太湖地区的供给,大运河成为南粮北运的主干道。大量的盐粮从江南出发沿着大运河运送到京师甚至是边境前线。明代疏浚河道的同时也改进漕运方式,借助漕帮的力量实行官督民运,将南方盐粮送到北方。
南北运输繁忙,东西运输也不甘落后。明代江南地区的纺织业得到快速发展,苏州等地区成为了全国的纺织中心。长江干支流所带来的销路则为苏州出产的纺织品带来了良好的销路,借助于航运通达纺织品销售到全国各地。逐渐发展的纺织业也逐渐替代苏州地区的种植业,依旧以种植业为主的长江其他地区成为苏州粮食的来源。
四大米市居于长江不同的干支流交汇点,航运便捷,商贸发达,不仅自身生产了大量粮食,也是区域粮食的集散中心。集散的粮食都会顺着长江运输到江南地区。利用长江航运,人们能够进行大规模大吨位的粮食运输,为江南提供粮食需要。
长江就像血管一样延伸连接着全国各地。在古代任何一个王朝对于全国的掌控都离不开对长江航运的利用尤其是对于南方地区,而民间更是借助这样的四通八达的水道网络实现了全国范围的贸易运输。新时代长江将会进一步发挥其连通全国的航运地理作用,更能将内地与海外连接,增强内地省份的对外联系。
来源:地缘谷
安徽庆荣航运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1017666号-1 免责声明